预后

感染的自然临床病程因病毒种和支持性医疗水平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最致命的病毒种是扎伊尔型正埃博拉病毒,据报告,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CFR)高达 90%。平均 CFR 约为 50%,在既往的其他疫情暴发中,病死率为 25%-90% 不等。[3]​ 大多数疾病流行发生在几乎不能提供支持性治疗的资源匮乏环境;因此,其他环境下的 CFR 可能<40%。[115] 根据 1976-2022 年 16 个国家/地区 42 次疫情暴发,全球汇总 CFR 估计为 60.6%。扎伊尔型正埃博拉病毒具有最高的 CFR(66.6%),其次是苏丹型正埃博拉病毒(48.5%)和本迪布焦型正埃博拉病毒(32.8%)。[180]

更年幼的儿童(<5 岁)和 40 岁以上成人的病死率高于青少年和较年轻的成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生存率略高。[181] 高病毒载量、急性肾损伤和神经系统受累也是结局不良的预测因素。[4][18][20][21][22][100][101][114][171][172][173]

对 1995 年疫情暴发进行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从疫情暴发初期到末期,CFR 从 93% 显著下降至 69%。[182] 这表明后期病例早在疾病初期就被鉴别出来,并可能获得更优质的护理。

孕妇的流产率高,而且埃博拉病毒感染对这些孕妇而言通常是致命的。[21][166][168][169]

目前仍在等待有关 HIV 感染对预后影响的数据出现。一项研究表明,GB 病毒 C 型感染(一种免疫调节 pegivirus,西非人的感染率高达 28%)比急性埃博拉病毒病的存活率更高。[183]

感染病程

死于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患者往往会在感染早期出现临床症状,且通常会在感染后的 6-16 天内死亡(通常是由于休克和多器官衰竭)。[4][13][14][15] 最终康复的患者通常会在 6-11 天病情缓解时出现几天仅有发热的情况。[114]

预后指标

多项观察性研究表明,与存活患者相比,致死性疾病患者会在感染病程早期出现感染晚期特征(例如虚脱、反应迟钝、低血压、神经系统受累),从症状发作之日起观察到的中位生存期为 9 天。[4][13] 急性肾损伤和较高的病毒载量均与不良结局和死亡率升高有关。[20][21][22][70][110][112] 生物标志物用作预后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13][94][114]

恢复和逐渐康复

度过感染第 2 周的患者的存活率> 75%。[16] 患者在可走动、自理、无严重症状(例如腹泻、呕吐、出血)且间隔 48 小时的两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结果呈阴性时,通常可结束隔离。[110] 精液的病毒排出期可能会延续至恢复后的一年半以上。[43][48][49][51][52][54][55][184][185][186]​ 62% 的男性可在急性感染恢复后 4-6 个月时的精液中检出病毒。[184] 另一项研究发现,63% 的男性在恢复后 12 个月或更长时间检测出精液中病毒阳性,从样本收集到治疗病房出院之间的间隔最长为 565 天。[185] 5% 的男性在发病后长达 548 天时还能在精液中检测到病毒。[186] 精液中可能有间歇性病毒脱落;一项研究报道,30 名男性患者在连续两次检测结果呈阴性后,精液中再次出现病毒 RNA。[187]​ 利比里亚的基因组研究已经证实,男性可通过性传播将病毒传给性伴侣。[53] 在阴道分泌物中也检出了该病毒。[56]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男性应从症状发作 3 个月后每月接受精液检测,并最好禁欲或使用安全套,直到两次精液检测(之间相距一个月)均呈阴性(或直到症状消退后至少 12 个月)。[50]​ 即使没有病毒血症,在汗液(长达第 40 日)、尿液(长达第 30 日)、结膜分泌液(长达第 22 日)、粪便(长达第 19 日)和母乳(长达第 17 日)中也可检测到病毒。[188]

存活患者通常表现为恢复迁延,特征性表现为关节痛 (76%-77%)、疲劳 (69%)、眼部症状 (14%-60%)、头痛 (48%-54%)、腹痛 (54%)、贫血 (50%)、皮肤疾病 (49%) 和听觉症状 (24%)。[189][190][191] 一项为期 12 个月的纵向研究将埃博拉病毒抗体阳性存活者与抗体阴性密切接触者(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存活者中 6 种症状的报告频率更高:尿频(14.7% vs 3.4%);头痛(47.6% vs 35.6%);乏力(18.4% vs 6.3%);肌肉疼痛(23.1% vs 10.1%);记忆丧失(29.2% vs 4.8%);以及关节疼痛(47.5% vs 17.5%)。与对照组相比,更多的存活者还有异常的胸部、腹部、神经和肌肉骨骼发现。​​[187]

恢复期的晚期表现可能包括睾丸炎、脊髓炎、腮腺炎、胰腺炎、肝炎和精神病。[17] 幸存者也有患葡萄膜炎(前、后或全葡萄膜炎)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继发结构性并发症、视力障碍或失明。[192] 一项非对照的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发现,约 28% 的存活者出现葡萄膜炎,3% 的存活者出现视神经病变。研究发现,38.5% 的葡萄膜炎患者失明(视力>20/400)。[193] 一名存活者在感染发作后 14 周、病毒从血液中清除后 9 周时发生急性葡萄膜炎,并被检测到活病毒。[194][195]​​​ 还报告了单眼白内障和解剖上沿视神经轴突分布的新发视网膜病变。[196] 这些表现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免疫复合物现象或病毒在免疫豁免部位的持续存在有关。建议在存活者康复后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持续至少 18 个月。[186]

感染后的存活者可能获得对同一正埃博拉病毒种的终身免疫力。研究显示,存活者有长期持续存在的 T 细胞应答以及持续的高滴度中和抗体。[197] 因此,感染康复者对活动性感染患者的治疗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然而,目前对免疫豁免部位病毒持久存在情况的了解仍不全面。2015 年,一名外籍医护人员在严重的原发性埃博拉病毒病康复后 9 个月出现脑膜脑炎(CSF 和血浆的病毒 RT-PCR 检测呈阳性)。[198] 还报道了一例迟发性脑炎和多发性关节炎[199] 以及疑似由一例康复后一年持续性感染患者再次传播的病例。[200] 病毒长期持续存在和临床疾病晚期复发的可能性,很可能会改变出现后续疾病的存活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治疗方法。理论上,这也是管理急性感染康复后不久即受孕的女性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内容使用需遵循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