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审阅: 30 Sep 2024
最后更新: 15 Dec 2023

本页汇编了我们与心律失常概述(心脏)有关的内容。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更多信息,请按照下方链接参阅我们关于相关疾病和症状的 BMJ Best Practice 临床实践完整专题。

简介

疾病描述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特征为起源于心房内不连续区域的快速规则心律。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包括儿茶酚胺过量、地高辛中毒、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病。ECG 显示,每个 QRS 波前都有 P 波,但不同于窦性心律情况下的 P 波。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终止都很突然。可能评估对迷走神经刺激和腺苷的反应,据此排除其他诊断。[1]​​

心房扑动

典型的心房扑动(围绕三尖瓣环逆时针折返的心房扑动)是一种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率为 250-320 次/分,心室率为 120-160 次/分,常伴 2:1 的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为 Ⅱ、Ⅲ、aVF 导联上负向锯齿状心房扑动波(F 波),V1 导联上正向扑动波。心房扑动的节律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2][3]​​

新发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一种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其特点是无序的心房电活动、不规则的心室反应,结果导致无效心房收缩。[4][5]​​新发心房颤动是指新发或首次检出的无序且不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发作。其心电图特征包括:R-R 间期绝对不齐(房室传导未受损),明显规律 P 波消失,心房激活不规则。[4][5]

慢性心房颤动

慢性房颤是一种长期无序、不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主要根据发作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来定义;因此,慢性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疾病。房颤可导致明显的并发症(例如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头晕或晕厥、心力衰竭特征、心动过速诱发的心肌病,或脑卒中)和死亡。[6][7]​ 多数患者无症状或出现心律失常的非特异性症状,例如轻度痴呆或无症状性卒中。

预激综合征(WPW 综合征)

Wolff-Parkinson-White 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为心肌纤维穿过二尖瓣环或三尖瓣环将心房与同侧心室相连(旁路),导致心室预先兴奋。[8]​ 预激综合征(WPW 综合征)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诊断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心率通常在 150-240 次/分钟之间变化。先天性心脏异常(尤其是 Ebstein 畸形)是其强危险因素。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心室率>100 次/分,持续至少 30 s 或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提前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的心电图表现为:存在宽 QRS 波(QRS≥120 ms)心动过速,心率≥100 次/分。持续性 VT 通常见于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但特发性 VT 也可见于不伴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

非持续性心动过速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伴宽 QRS 波(≥120 ms),心率>100 次/分,持续至少连续 3 次心搏,但可在 30 秒内自行终止的异位室性心律。[9][10]​ 它可发生于没有任何基础心脏疾病时,但更常见于: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已知的一些遗传性疾病,如长 QT 间期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代谢性疾病,包括药物毒性;或电解质紊乱。[11]

长QT综合征(LQTS)

以 ECG 显示 QT 间期延长为特征,可能先天存在,也可能后天获得。在先天性 LQTS 中,基因突变影响心肌复极重要离子通道。[12]​ 获得性 LQTS 可能继发于服用了可导致 QT 间期延长的药物、电解质紊乱或缓慢性心律失常。所有疑似病例均应进行 ECG 检查。患者发生晕厥、室性心律失常(例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

心脏停搏

心脏停搏是由心脏收缩功能丧失造成的一种突发循环衰竭状态,可由心室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脉电活动(存在电活动但没有心排量)和心搏停止这四种特定的心律紊乱引起。最常见的基础病因是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13]​ 患者常突然发病,表现为意识丧失,但可能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前驱症状。

心动过缓

因窦房结功能不全和/或房室传导异常引起的、任何低于 50 次/分的心脏节律,即使是一过性的情况。 有人认为心动过缓应定义为心率 <60 次/分;但目前对此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心动过缓应定义为心率 <50 次/分。[14][15]​​​ 内源性原因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希氏-浦肯野系统疾病,外源性影响也可能引起心动过缓,但也许可逆转。即使一些患者无症状,也可能需要干预以预防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房室(AV)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体征和症状包括:心率<40 次/分、高血压(或低血压,但较少见)、大炮波(cannon A waves)、胸痛、心悸、恶心或呕吐,以及低氧血症。一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或位置水平与其导致的症状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强危险因素包括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房室结阻滞剂的使用、基础心血管疾病、酸碱紊乱、神经肌肉疾病和近期心脏手术。[16][17]

体位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体位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自身免疫引起的多系统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在无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站立时出现直立性不耐受症状和心率增快(无直立性低血压)。还伴有多种合并症,例如偏头痛、肠易激综合征、Ehlers-Danlos 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诸如桥本甲状腺炎和乳糜泻等自身免疫性疾病。[18]

心悸评估

心悸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心跳的异常察觉。 可能见于无生命危险的心脏疾病(例如心室和心房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潜在致命疾病(例如室性心动过速,肥厚型心肌病,Brugada综合征和QT延长综合征)。[19][20]​ 对心悸进行详细评估(如心悸的速率和规律程度、与体位的关系、觉醒时出现)可帮助诊断心律失常的类型。[19]

心动过速评估

心动过速通常指心率不低于100次/min,它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也可以是潜在疾病的表现。 目前一些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分类方法有助于心动过速的管理和评估。 这些分类包括:窦性和非窦性;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窄和宽QRS复合波心动过速;规律和不规律的心律失常;以及根据心律失常的起源点分类。

地高辛中毒

通常出现胃肠道、全身和/或心血管系统症状。地高辛急性中毒患者常出现心律失常,与自律性增加和房室传导减弱相关,例如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律加速和/或双向室性心动过速。[21]

撰稿人

作者

Editorial Team

BMJ Publishing Group

利益声明

This overview has been compiled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existing sub-topics.

内容使用需遵循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