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审阅: 30 Oct 2023
最后更新: 25 Oct 2022
本页汇编了我们与脑膜炎概述有关的内容。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更多信息,请按照下方链接参阅我们关于相关疾病和症状的 BMJ Best Practice 临床实践完整专题。
简介
相关疾病
脑膜炎球菌感染由脑膜炎奈瑟菌引发,这是一种在鼻咽中定植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细菌侵入血流或在呼吸道内播散。[6] 脑膜炎球菌感染可迅速进展至脓毒性休克伴低血压、酸中毒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及时评估和治疗至关重要。
伴有发热或全身体征的急性皮疹发作的患儿需要接受紧急评估和治疗。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是最可能危及生命的鉴别诊断之一。在儿童中,表现为皮疹并且可以导致脑膜炎这一并发症的其他感染性疾病包括婴儿玫瑰疹(第六病)等。
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发生在肺部以外器官系统的传染病。肺外结核可累及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包括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泌尿生殖道、腹部(腹内脏器、腹膜)和心包。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血行播散引起,伴随出现脑膜下或脑膜内病灶(称为“Rich 病灶”)。诊断和开始治疗的延迟与死亡率增加相关。[9]
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属负链 RNA 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脊髓炎。这种病毒通过无髓鞘感觉和运动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临床上狂犬病有两种形式:脑炎型(躁狂型)和麻痹型。这两种形式的前驱症状均包括:发热、寒战、不适、咽痛、呕吐、头痛和感觉异常。
撰稿人
作者
Editorial Team
BMJ Publishing Group
利益声明
This overview has been compiled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existing sub-topics.
患者教育信息
脑膜炎和败血病
腰椎穿刺术
更多 患者教育信息登录或订阅即可浏览 BMJ Best Practice 临床实践完整内容
内容使用需遵循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