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
多数病例通常呈轻度和自限性,且多数患者可在 2 至 4 周内恢复,无需给予治疗。
超过 90% 的存活者无并发症,无论是否接种天花疫苗,都是这样。在发生长期并发症的存活者中,最常见的后遗症是皮肤毁容性疤痕(包括凹陷的疤痕)和失明。[1]
该急性感染性疾病会使机体在康复后产生免疫力。疾病复发较为少见,但具有这种可能性。2019 年,一名英国患者出院 6 周后出现了轻症复发。复发时间较短,与可检出的病毒血症不具相关性。[206]
重度或有并发症的疾病以及死亡更常见于年幼儿童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多数报道的死亡发生于年幼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例如控制不良的 HIV 感染者)。[1]
在人类感染早期,100% 的死亡病例出现于 <10 岁的儿童。然而,2000 年至 2019 年期间,<10 岁的儿童仅占死亡例数的 37.5%。[6]
致死性疾病患者血液中有较高的病毒载量、最高的皮损计数以及转氨酶升高。[1]
与接种疫苗者相比,未接种疫苗者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更为常见(74% vs. 40%)。[150]
病死率因病毒进化枝、地理位置和医疗设施可及性而异,疫情暴发期间易受病例确认偏倚影响。
历史上分支 Ⅰ 病毒的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估计为 1%-10%,而分支 Ⅱa 病毒的 CFR 估计为 <3%。分支 Ⅱa 病毒的近期数据报告称 CFR 为 1.4%。[1]
一项系统评价中,两种进化枝的估计总体 CFR 为 8.7%(进化枝 Ⅰ 为 10.6%,进化枝 Ⅱ 为 3.6%)。[6]
2003 年美国暴发的疫情中,总体 CFR 为 0%。[27]
当前持续的多国疫情暴发中,进化枝 Ⅱb 变体所致死亡人数极少。
内容使用需遵循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