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为一种影响皮肤、皮肤附属器、黏膜结构或功能的药物反应。
全身性用药的常见皮肤不良反应包括:斑丘疹性皮肤反应;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以及包括固定性药疹、多形红斑、DRESS(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也称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Stevens Johnson 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在内的一系列皮肤病变。这些在药物诱导的皮肤反应中占大多数。
任何药物都能导致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反应;通常所涉及的药物包括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于麻醉的肌松剂、磺胺类药物和结构相关药物、造影剂、明胶。
在处方前,应当采集既往药物反应史。
皮肤试验(点刺试验、皮内试验、斑贴试验)偶尔对回顾性诊断变态反应有用,尤其是接触性皮炎。
在发生过敏反应后,血清类胰蛋白酶活性有助于诊断。
皮肤药物反应很常见。[1]Aronson JK. Adverse drug reactions: history, terminology, classification, causality, frequency, preventability. In: Talbot J, Aronson JK, eds. Stephens’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6th ed.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11. 为可产生各种皮肤表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ADR)。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定义为使用特定药物后产生的不良临床表现。 另一种定义是指由药物使用相关干预导致的明显有害或不适的反应。[2]Health Canada. Adverse reaction information. October 2012 [internet publication].
http://www.hc-sc.gc.ca/dhp-mps/medeff/advers-react-neg/index-eng.php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是免疫反应(例如药物过敏)或非免疫反应(例如药物不耐受)。 据估计,在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过敏占比<10%,药物不耐受占其余 90%。[3]Warrington R, Silviu-Dan F. Drug allergy. Allergy Asthma Clin Immunol. 2011 Nov 10;7(suppl 1):S10.
http://www.aacijournal.com/content/7/S1/S10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165859?tool=bestpractice.com
[4]Gruchalla RS. Drug allergy.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Feb;111(suppl 2):S548-59.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2592301?tool=bestpractice.com
不良反应通常可预测未来使用药物可能发生的危险,以便进行预防、针对性治疗、改变用药方案甚或停药。 这些反应包括常见的刺激性皮疹到罕见、威胁生命的药物诱导性疾病。
严重不良反应是在任何剂量下皆可发生的不利医学事件,包括:死亡;危及生命;延长住院时间;为防止身体功能或结构发生永久损伤进行的内科或外科治疗;先天畸形;如果在及时治疗后没有反应,也视为严重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皮肤药疹一般表现为瘙痒、斑丘疹、皮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光毒性和光变态反应、固定性药物反应、大小疱性反应和剥脱性皮损。这些表现在临床上与过敏反应相似,被视为药物超敏反应。[5]Nebeker JR, Barach P, Samore MH. Clarifying adverse drug events: a clinician's guide to terminology, documentation, and reporting. Ann Intern Med. 2004 May 18;140(10):795-801.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148066?tool=bestpractice.com
药物反应可能仅限于皮肤,或为全身反应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