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

某次结石病发作结束后,若患者有复发风险,应立即对其进行全面的代谢功能检查(包括血清检测和 24 小时尿液),确定有无任何易导致结石再次形成的代谢异常。[31] 随后患者可进一步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必要时可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尽管进行了药物治疗和密切随访,但随着时间推移,胱氨酸结石患者仍更可能需要额外的泌尿外科干预。[80]

更多信息:结石形成风险高的人群

结石形成风险高的人群包括存在以下情况的人群:[31]

一般因素

  • 早发型尿路结石(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 家族性结石形成

  • 含透钙磷石的结石

  • 含尿酸和尿酸盐的结石

  • 感染性结石

  • 孤立肾(肾脏本身不会明显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但预防结石复发更加重要)

与结石形成有关的疾病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肾钙质沉着症

  • 胃肠道疾病(即空回肠旁路手术、肠切除术、克罗恩病、吸收不良性疾病、尿流改道术后肠源性高草酸尿症)和减重手术

  • 结节病

基因决定的结石形成

  • 胱氨酸尿(A、B、AB 型)

  •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 I 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 2,8-二羟基腺嘌呤

  • 黄嘌呤尿症

  • Lesch-Nyhan综合征/自毁容貌综合征

  • 囊性纤维化

药物所致结石形成

与结石形成有关的解剖异常

  • 髓质海绵肾(肾小管扩张)

  • 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肾盏憩室、肾盏囊肿

  • 输尿管狭窄

  • 膀胱输尿管肾反流

  • 马蹄肾

  • 输尿管脱垂。

有结石复发风险者应定期接受 24 小时尿液监测,以评估药物疗效。可使用影像学检查监测结石是否复发或现有结石是否增大。

内容使用需遵循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