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综述的兴起
“完美是优秀之敌”——伏尔泰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撰写以及被委托撰写快速综述。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趋势呢?直白的说,这是因为当今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对系统评价(曾是证据合成的基石)的需求越来越少了。
最近《系统评价》这本期刊 (Systematic Reviews) 刊登了一篇题为“同一大类综述:系统评价、快速综述、范围综述、现实综述以及其他综述”(All in the Family: systematic reviews, rapid reviews, scoping reviews, realist reviews, and more) 的述评。文章指出:“在我们的观念中,所有这些新形式的综述都与系统评价有关,这就像是在同一个种系中,不同生物物种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关联。” 惹人关注的是,这些综述后来提到了一些研究方法的灭绝。系统评价,是不是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具有生存价值?
多年来,相对来说系统评价没有受到进化压力的影响,其大多数变化都是由内部因素驱动的,通常源自对方法学严谨性的改进。但是,这种对严谨性的关注往往没有考虑随之而来的对成本和时效性的影响。 现实情况是,系统评价非常耗时和耗费成本,通常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坦率地说,内容非常枯燥。
快速综述填补了传统系统评价长期以来的空白,满足了速度和低成本的双重要求。如果在一个月内需要撰写一篇综述,并且只有适度的预算,则不用考虑系统评价。当前,人们对快速和低成本的证据合成的需求越来越常见,因而快速综述的应用逐渐增加。
但是快速综述仅仅是对不同方法技巧进行的粗糙集合,范围从Trip’s 5-minute system到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综述。目前对“快速综述”这一概念并没有一致性的语言描述,用户仅提出对 “快速综述”的需求,而不太在意各种可用的综述方法。更严重的问题是,快速综述缺乏严格的评估来支持每个方法的应用。鉴于快速综述领域相对年轻(这并不令人意外),许多研究者开始汇集研究计划,以更好地理解各种快速综述方法的前景和局限性。
假设研究可有助于评价快速综述不同方法的实用性,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更广的证据合成背景下看待这些方法。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们需要有一个更精细的综述/证据合成的方法,而不是单纯提出“我们需要一个系统评价”却未提出任何问题。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快速综述是那些对证据合成感兴趣的人的默认开始方法。快速综述可以快速概括现有证据。而且只有满足某些标准,综述才能更加全面。例如,结局是否有价值,效果的大小是否可能导致措施的改变,我们是否能够在所需时间内进行更全面的综述?除非有明显的收益,否则在可能没有价值的产品上花费宝贵资源似乎不符合伦理要求。
快速综述与系统评价之间是一场争夺位置、争夺资源和争夺影响力的战役。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可能更依赖于维持现状。但不管怎样,哪种方法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哪种方法将能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正如伏尔泰所言,“完美是优秀之敌”,如果系统评价遵循完美的方法学,那么可以肯定,快速综述将获胜。
作者:Jon Brassey
Jon Brassey 是EBM搜索引擎Trip Database的创建者和负责人。此外,他还担任威尔士公共卫生部 (Public Health Wales) 知识动员部门的负责人,是牛津循证医学中心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Oxford) 的名誉研究员,并且最近创办了 Rapid-Reviews.info网站。